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详细内容

珠海水控集团做好“水文章”,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浏览次数:

7月17日,珠海水控集团接收了一面金湾区红旗镇湖东社区送来的锦旗,上面写有“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等字样,满含近2000名居民对该公司解决湖东社区周边用水难问题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和市水务局的支持下,珠海水控集团自2001年起投身农村水改工作,历经多轮管网改造与设施升级,推动全市城乡供水迈向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发展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市城乡供水已基本实现“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同价格”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服务,珠海水控集团近5年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仅2025年就投资近2000万元,对香洲区湾仔街道连屏村和碑口村、斗门区莲洲镇“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金湾区红旗镇湖东社区等多个村居实施供水管网建设或改造,做好“水文章”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直击痛点,上万居民用上“放心水”

“以前一下雨,水就变黄,有时候还有很多垃圾、杂质,水龙头经常堵塞。”“以前水压很低,3楼就没水。白衣服也不敢穿,怕洗衣时被染黄……”走进香洲区湾仔街道连屏社区碑口村、连屏村,已经用上“放心水”的居民们对过去“用水难”记忆犹新。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碑口村、连屏村过去长期依赖山水供水,管网材质老旧,汛期山水泛黄、泥沙混杂等问题突出,水压不足、水质堪忧成为困扰当地居民的一块“心病”。

2025年,珠海水控集团响应市委、市政府部署,投入869万元改造资金,17天内完成设计、审图、采购等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碑口村、连屏村供水管网改造及抄表到户工程,以“钢铁动脉”重构两村供水网络:铺设球墨铸铁管与不锈钢管等总长度超万米,同步安装约700个智能水表,实现水量远程监控与精准抄收。

珠海水控集团供水公司拱北供水分公司南湾营业厅经理黄琼瑜告诉记者,碑口村、连屏村共有上万名居民,主要为外来人口,不少户主长期居住在境外。房屋门牌不准确、户主联系困难等问题,给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珠海水控集团迎难而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地下管网铺设作业及抄表到户工作。改造后,碑口村、连屏村的平均水压稳定在0.25-0.32MPa,彻底解决水压不足与水质浑浊难题。

如今,汩汩清流给村民们生活带来质的变化。

“现在不用抽水了,楼顶水压都很猛,热水器什么时候都能用。” 碑口村村民杨福友拧开水龙头,看着喷涌而出的自来水说道。

“现在水很清了,洗个澡水压都很大,很爽。” 连屏村村民邱少勇接受采访时喜形于色。

此次改造不仅刷新了农村供水“颜值”,更以智能化、标准化建设为后续农村水改树立标杆,“小水滴”真正滋养“大民生”,为“百千万工程”推进注入“水动力”。

赋能改革:全链条保障村民公寓供水

斗门区莲洲镇“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是国家级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项目,共规划建设村民住宅3栋,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惠及福安村周边60户村民。同时,该项目也纳入2024年珠海市“百千万工程”“见典型、出实效”项目。

今年4月,村民公寓首期交付,20户村民率先圆了“安居梦”。

7月17日上午,记者在“福安·幸福里”项目现场看到,工人正冒着酷暑对新房进行装修,以便让业主早日入住。

“村民急需要装修入住,珠海水控集团在两个月内就迅速解决了60户住户的用水困难,同时提供了一套智能设备,真是‘雪中送炭’。”斗门区莲洲镇福安村党总支委员梁彩玲对“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供水保障设施的建设速度赞不绝口。

珠海水控集团供水公司富山供水分公司副经理何匀理告诉记者,“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距离福安村尽管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但由于福安村原有供水管网老化,供水压力捉襟见肘,无法满足高达11层的村民公寓供水需求。为让村民公寓早日用上自来水,珠海水控集团投入121万元,克服管线穿越高速、道路施工协调等难题,争分夺秒完成市政管网接入、小区红线内管网建设、分户水表前管道铺设及泵房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最终实现如期通水,以“水网先行”为乡村发展筑牢根基。

值得称赞的是,该项目采用“建管一体”服务模式:小区红线内从管网、阀门到泵房设备,均由专业团队定期巡检维护、实时监测水质;即使是分户表后的给水管网,也可委托珠海水控集团维修,真正实现“源头到龙头”全周期管理;村民公寓楼下建有独立的智慧泵房,远程水表和水质联网监控,都是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采集和监控,村民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办理用水缴费、报装等业务。这种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链条保障模式,让村民用上了和城市居民同质同价的自来水,感受到城乡供水一体化便利。

从保障项目通水到构建长效服务体系,珠海水控集团以实际行动践行国企担当,为“百千万工程”和宅基地改革试点项目注入“源头活水”,书写国企为民服务生动答卷。

提升服务:近2000名居民告别囤水度日

6月18日,随着DN300给水管道配套工程正式通水,金湾区湖东社区这块特殊的行政“飞地”彻底告别水压不足、水量短缺的历史。

湖东社区毗邻斗门区昭信村,近2000名居民此前依赖一条DN200管道供水,受珠肇高铁施工、水产合作社用水激增影响,叠加原有管道管径偏小、输水距离较长等问题,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频频受阻,水压不足、水量偏小成了日常困扰。

为解决这一迫切的民生问题,珠海水控集团主动牵头,对接各级水务部门,经多次踏勘论证,确定从珠海大道DN1200管开口,敷设约1500米DN300钢管穿越界河涌的方案。施工团队克服定向钻拖管技术难点,30天完成工程建设。通水后监测显示,社区最不利用水点高峰期水压也能稳定在0.3MPa左右——这相当于原来水压的近2倍(改造前为0.14-0.16MPa),解决了以前“水量小、水压低”的大难题,居民用水已从过去的“勉强够”,稳稳变成了“放心用”。

“改造完之后水压翻了一倍,现在居民再也不用囤水过日子了,打开水龙头就有充足的水,洗衣服、做饭等再也不受影响了。”7月17日中午,湖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展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另据了解,在市水务局的协调下,珠海水控集团还于今年5月启动了金湾区三灶镇圣堂村山口区域管网建设工程,通过并联推进设计、审批、采购等环节压缩前期流程,在山地地形复杂的条件下,创新采用分段施工与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仅用1个月就完成786米管网铺设,较原计划提前通水,结束了14户村民生活长期依赖山水的历史。

未来,珠海水控集团还将持续优化农村地区的供水保障与服务水平,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同城同质同服务”的优质用水,为“百千万工程”和民生保障贡献力量。(珠海特区报)

终审:超管人员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