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1月30日上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高新沙水库泵站举行。11时22分,省委书记黄坤明宣布: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取自佛山顺德鲤鱼洲的西江水从地下管渠奔涌而来,源源不断注入高新沙水库。与此同时,位于深圳的罗田进库闸、公明水库同步通水,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全线通水。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出席活动并致辞。
通水活动前,黄坤明、李国英、王伟中等走进高新沙水库,深入大坝、调压塔、泵站调度中心,实地察看水源水质和工程运转情况,并听取项目建设有关汇报,详细了解工程设计参数和调蓄水运行能力。黄坤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广大工程建设者致以亲切问候和诚挚敬意。他说,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大家迎难而上、科学组织、精心施工、积极攻关,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填补多个行业空白,创造多项全国纪录、世界之最,用辛勤和汗水铸就了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建设者的创新精神、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总结好建设经验,运用好创新成果,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抓好工程后续建设,打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工程”“百年工程”。要强化统筹调度与运行管理,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巡检监测,下功夫做好水源地保护,扎实有力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持续强化水安全保障,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切实把工程综合效益发挥出来,让这一工程成为润泽岭南大地、造福一方百姓、惠及子孙后代的“标杆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黄坤明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视察广东时提出的“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抓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快水利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着眼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高质高效推进实施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确保按期高质量投入使用,加快打造“五纵五横”广东水网主骨架,着力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有效促进水资源均衡配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用水需求,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李国英表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提前实现全线通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重大成果,是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造福大湾区人民的重大举措,对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多城市双水源保障格局,保障供水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设克服了战线长、地质条件复杂、新冠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攻克了深埋盾构施工等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为同类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工程转入全面运行阶段后,要深入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加强从水源到用户的精准调度,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不断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要强化工程运行管理,提高工程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王伟中对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通水表示祝贺,衷心感谢全体建设者的辛勤付出、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他表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得到了水利部及珠江水委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通水后将惠及超过3200万人口,系统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极大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提供重要支撑。希望相关部门和参建各方严把质量关、安全关,抓好项目运营管理。希望沿线各地建设好配套工程,保护好供水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恳请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委一如既往关心指导,大力支持广东水利事业发展。广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水利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以治水兴水新成效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活动播放了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专题片。省领导陈建文、张虎、郭永航、张少康,水利部及珠江水委有关负责同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和水务署负责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等工程沿线地市有关负责同志,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广东海事局及粤海集团负责同志参加有关活动。
据悉,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是广东“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穿越狮子洋,东至深圳公明水库,全长113.2公里,自2019年5月6日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历时4年8个月基本完工,建成通水后实现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年供水量达17.08亿立方米,是广东已建成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有效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可逐步退还东江流域生态用水,进一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