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供水保障,助力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珠海水控集团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为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实践,9月16日,珠海水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少幸率队赴石山村、澳门新街坊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供水保障工程(一期)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组首站抵达石山村,随机检查村内智能水表安装和山水剥离工作情况。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智能水表安装及运用情况,演示了用户可通过供水小程序实时查看家中日用水量的便捷操作。
据统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现有居民结算水表约2万个,自2024年珠海水控集团在合作区启动智能远传水表项目以来,整体完成率已达95%,预计本年底合作区居民智能水表覆盖率达100%。智能水表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不仅实现了用水数据的实时精准计量和远程传输,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抄表带来的误差,还能建立用水数据预警,变“投诉处理”为“主动关怀”;另一方面,实时掌握用水需求曲线,为更精准实现供需平衡与调度优化,规划管网建设和漏损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智慧水务实践,正是将“百千万工程”与新质生产力理念深度融入供水保障体系的生动体现。
随后,调研组来到澳门新街坊小区加压泵房,详细了解泵房运行情况和小区供水保障工作。澳门新街坊作为粤澳合作融合的重点民生项目,其供水保障关系到跨境生活区的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质量。珠海水控集团针对该小区特点,制定了专项供水保障方案,建立了实时监控、水浸、水质、压力预警等多重预警保护机制,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孙成强调,澳门新街坊项目是促进粤澳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以最高标准做好供水服务。这一跨境民生项目的供水保障实践,展现了珠海水控集团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创新探索,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水动能”。
近年来,珠海水控集团持续优化合作区供水系统韧性,通过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和智慧化调度管理,供水稳定性得到系统性提升,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水务保障。调研组抵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供水保障工程(一期)施工现场后,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据悉,该工程包括两大关键段:一是在洪屏二路往横琴二桥方向,过马骝洲水道建设DN1600-DN1800给水管,接驳至合作区琴海北路现状DN1600输水干管;二是在保税区东门位置建设DN1400给水管,与南北两侧给水管连通。
目前,珠海水控集团旗下水务建管公司与水务工程公司正通力配合,全速启动项目建设,预计2027年上半年完工通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合作区外围供水干管的建设,形成多通道供水运行格局,显著提升合作区供水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
从村居到跨境生活区,从传统基础设施到智能化水务系统,珠海水控集团的这次调研行程勾勒出一幅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民生保障为根本的现代化水务建设图景。
下一步,珠海水控集团将紧扣琴澳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合作区围绕“保障澳门原水供应、打造横琴一流水环境”目标,加速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全面对接合作区高质量发展需求,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