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深夜抢修供水动脉保民生
经过6小时4分钟的紧张施工,珠海水控集团于4月26日凌晨5时许成功完成乾务水厂核心区DN1600原水电动阀门更换工程,较原计划提前56分钟恢复供水。这场涉及12万立方米制水系统的"心脏手术",在专业技术团队通宵奋战下实现零差错交付,为珠海西部片区筑牢安全供水屏障。
4月25日23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供水动脉”闸门置换“手术”悄然启动。本次“手术”对象是乾务水厂一个12万制水工艺流程的DN1600原水电动阀门,该阀门经过长年累月的工作,已出现启闭不灵敏、不灵活等问题,经多次进行检修,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行效率,珠海水控集团供水公司决定对此阀门进行更换。
为了将市民用水的影响降到最低,供水公司特计划将本次阀门更换时间安排在深夜,并控制在7个小时内,避开早高峰用水。随着安全技术交底的结束和最后一张作业票的签发,此次更换工作正式开始,各工作小组火速进入作战状态。
在关闭原水总阀门后,工作人员对管道内约2000立方米的水量进行强排。待积水排空后,焊工师傅立马深入狭窄的阀井争分夺秒拆除阀门。长时间的不间断作业,致使他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最后比预期快了30分钟便完成旧阀解体,为后续新阀门安装争取到了更多宝贵时间。
又经过130分钟的连续作业,新的电动阀门主体顺利完成管道定位。随后进入螺栓紧固工序,需要在狭窄的阀门井内完成80颗高强度螺栓的紧固作业和伸缩节调节,确保每颗螺栓都能达到预定的紧固程度,保证阀门安装后的密封性能及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为保障施工整体效率,技术人员同步推进电动阀的终端调试工作,双线并行的作业模式为工程进度注入强劲动能,实现安装精准与施工效率的双重跃升。
专项技术组通过对阀门安装、配水井及管道排水、电动头自动化控制等关键工序进行全流程管控,现场协调解决各项技术难题,为工程按既定节点和高质量完工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随着原水总阀门的打开,第一道水纹在配水井泛起涟漪,各生产设备开始恢复生产模式,这场持续了6小时4分钟的“置换手术”最终提前56分钟圆满完成,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城市守护者用专业与汗水书写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