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担当!珠海水控集团交出“碧水+低碳”民生答卷
在“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命题下,珠海水控集团下属排水公司始终以“守护碧水青山,缔造低碳未来”为使命,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设施提标扩容、技术创新与资源循环利用等多维实践,探索出一条兼顾污染物削减与资源循环的污水处理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城乡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减污降碳,推动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排水公司水质净化厂广泛分布于珠海各区,承担全市近七成污水处理任务,出水水质执行高标准且全年达标率100%。拱北、前山水质净化厂作为前山河流域纳污范围内的主要污水处理设施,2024年累计处理污水1.02亿吨,较上年增长2.27%,削减COD约2.2万吨、总氮1800吨,做到前山河沿线污水应收尽收,大幅降低了耗氧污染物的排放,助力前山河国考断面水质达Ⅲ类,为“绿美珠海”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二、提标扩容,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
排水公司聚焦污水处理效能提升,近年来完成白藤、新青、富山等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程。以白藤水质净化厂为例,污水处理规模从4万吨/天提升至8万吨/天,日均处理量超6万吨,最高达8.34万吨,为改善斗门区乡镇水环境和乡村人居环境服务提升提供生态保障,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振兴。
针对白蕉镇自然村治理需求,排水公司系统推进设施建设与运维管理。通过“厂—网—站”一体化协同机制,破解农村污水收集“最后一公里”难题,确保设施长效稳定运行。技术团队24小时动态监测水质与设备,全年出水达标率100%,助力农村人居环境品质跃升,为“百千万工程”生态振兴样板奠定基础。
三、技术创新,激活资源循环与碳减排
【科研合作】排水公司联合中山大学孟凡刚团队研发的“基于废旧中空纤维膜强化污水反硝化的研究及示范应用”研究成果,已形成3种关键单元技术及2套集成技术模式,在Water Research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篇,获发明专利2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药剂优化】改进自动化投药系统,通过工艺调控与复合碳源应用,药剂成本显著降低,碳源消耗量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营服务“排行榜”评价要求》中“先进水平(5星)”。
【光伏赋能】三灶水质净化厂分布式光伏项目已于2024年8月签约,计划2025年6月投运,预计年节约标准煤600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四、聚力攻坚,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未来,珠海水控集团将加快“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统筹城乡水环境治理,强化技术攻关与资源整合,持续提升污水处理能效与低碳化水平。通过筑牢水质安全防线、打造生态振兴样板,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奋力打造“降碳增效、碧水长流”的珠海实践。